广东广州民企第三把交椅:年入605亿!新掌门人是80后河南开封人
来源:火狐体育官方网站网址下载 发布时间:2025-10-11 16:18:002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几个年轻人借来2万元创业,谁也没想到这间小作坊32年后会成为年收入605亿的材料王国。
1993年的广州天河科技东街,一间仅有20余平方米的简陋房间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两台二手设备忙碌着。他们中最年长的袁志敏32岁,最年轻的宋子明和李南京都才二十出头。
这间租来的小屋既是宿舍也是实验室,还是生产车间。他们用借来的2万元,开始了改性塑料的研发与生产。
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微不足道的起点,竟会在32年后成长为年营收605亿元、位居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第200位的材料巨头。
2025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年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榜单,金发科技以605.14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200位,在广州地区仅次于广东海大集团和唯品会,稳坐广州民企第三把交椅。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家老牌制造企业刚刚完成了一次平稳的交棒——新掌门人是一位从河南开封贫困乡村走出来的80后博士。
1993年,袁志敏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毅然放弃铁饭碗,与同学宋子明、李南京等一起借款2万元创办金发科技。
那时候,改性塑料在中国还是个陌生概念,大多数塑料制品企业还停留在生产基础原料的阶段。
“当时我们只有两台挤出机,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产品研制。”一位早期员工回忆道。创业团队既当老板又当工人,白天跑市场,晚上搞生产,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
1994年5月,创业仅半年,金发科技搬迁至黄埔区南岗镇立德粉厂,租借了两间小厂房。这是金发第一次扩大生产规模,虽然条件依然简陋,但总算有了专门的生产场地。
随着产品逐渐获得市场认可,金发科技在1995年10月三迁至黄洲工业区,生产场地扩大到1500平方米,并购买了第一台属于自身个人的生产设备。
1996年初,公司做了第一次股权分配,确定了公司股权结构,使核心员工成为企业主人。这一在当时颇为前瞻的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为后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1998年春节,金发科技召开股东扩大会议,确定了“创世界品牌,建百年金发”的愿景目标。同年4月,公司在高唐工业区征地48亩,兴建了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科研中心。
2004年6月23日,金发科技A股在上海成功上市,首次发行4500万股,成为中国改性塑料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这家从出租屋起步的企业,终于登上了长期资金市场的舞台。
走进今天的广州科学城,金发科技总部园区内,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和研发中心映入眼帘。这里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只有两台挤出机的小作坊,
而是亚洲最大、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回看金发科技的成功,源于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公司构建了独特的“13551”研发体系,拥有3600余项专利,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些数字背后,是金发科技对创新的持续投入。
作为全球改性塑料品种最齐全的制造商,金发科技的产品涵盖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9大类,年产能力超200万吨。
其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人工智能及医疗健康等30多个领域,为全球1000多家有名的公司提供服务。
在环保材料领域,金发科技更是走在了行业前列。公司的生物降解塑料产能亚洲第一,并率先发布“双百万吨”碳战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金发科技始终致力于解决人类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公司一位技术负责这个的人说,“我们开发的完全生物降解材料、木塑材料、无卤环保材料等产品,都是为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公司连续两年入选《财富》中国500强,2020年位列第330位,2021年提升至第304位。在全世界内,金发科技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地区设立了20余个海外基地,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5月21日,金发科技先后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第八届董事会选举陈平绪为董事长,标志着这家有着31年历史的非公有制企业完成了新老交替。
陈平绪,这位1982年12月出生于河南开封贫困乡村的80后,从此执掌年营收超过600亿元的材料巨头。
陈平绪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故事。他从贫困乡村走出,高中时期甚至曾因经济困难辍学打工筹集学费。
凭借顽强的毅力,他考入郑州大学,后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深造,获得材料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大学期间,陈平绪就展现出非凡的创新才能,完成了14项横向项目并全部投产,获“挑战杯”全国金奖、一等奖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2009年,他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拥有超过40项粘合剂相关专利。
即便在2008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患强制性脊柱炎,他仍坚持科研工作。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他日后在金发科技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012年,陈平绪加入金发科技,从技术探讨研究经理做起,历任产品线总经理、技术部部长、技术总经理助理、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在金发科技的12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深入理解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
陈平绪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专项5项,授权发明专利803件,获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3年任广东省政协委员,2025年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
金发科技原董事长袁志敏在交棒时表示:“金发科技创业30余年,从小作坊到走向全球,少壮派慢慢成长起来,相信新的一届董事会将接棒带领公司再攀高峰。”
2024年,对整个化工行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贸易摩擦三重压力下,许多企业步履维艰。然而,金发科技却在逆势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实现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60.36%;扣非归母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240.13%。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上半年得以延续,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6.36亿元,同比增长35.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54.12%。
公司改性塑料业务销量达到130.88万吨,同比增长19.74%,再次创下半年度新高;在汽车、家电、电子电工、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均实现稳步增长。
根据Wind统计数据,金发科技改性塑料业务毛利率自202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20%以上,毛利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充分体现了公司主要营业业务强大的盈利能力及成长性。
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金发科技作为国内先行者,已具备包括PEEK、LCP、PPA在内的多种特种工程塑料生产能力。
这些高端材料已大范围的使用在浸没式冷却服务器用存储连接器、AI服务器用高速连接器、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机器狗的关键零部件等高科技新兴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特种工程塑料基本的产品销量1.48万吨,同比增长60.87%,成为公司业绩重要驱动力之一。
今天的金发科技,已在南亚、北美、欧洲等海外地区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旗下拥有64家子公司。
当年借来的2万元,已变成了如今年营收605亿的材料帝国;当年20平方米的出租屋,已变成了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市场的商业网络。
从袁志敏到陈平绪,从60后到80后,从广东阳江到河南开封,这场跨越32年的交接,不仅是一家公司的传承,更是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缩影。
金发科技的故事证明,在中国做实业,既需要袁志敏那样的开拓者,也需要陈平绪这样的继承者;既需要敢为人先的勇气,也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


1835511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