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邮编:
  • 电话:18355111055
  •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铭传路217号

海泰科:东吴证券、英大信托等多家机构于3月6日调研我司

来源:火狐体育官方网站网址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13 16:35:02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6日海泰科(301022)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东吴证券董含星、英大信托刘兴华、建信基金张正一、博时基金王轶林于2025年3月6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问:公司近三年的业绩预期?答:公司未来业绩预期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汽车注塑模具业务公司首发募投“大型精密注塑模具项目”已于2023年投产,2024年及以后年度模具产量将稳步增长,达产后产能预计在每年1000套左右。但汽车注塑模具属于高度定制化的产品,从设计、生产、交付验收,到最后的收入确认的期间较长,公司新增产能预计在2025 2026年陆续开始确认收入。(2)塑料零部件业务目前,海泰科(泰国)公司正在进行二期厂房建设,预计2025年可以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厂房达产后,将新增产值1亿元左右。(3)高分子新材料业务公司可转债募投“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建设期,预计2025年开始试生产,预计2027年完全达产。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平均每年实现出售的收益174,500.00万元,净利润7,368.15万元。问:公司注塑模具车间的开工率?在手订单?交付周期?营收确认节奏?答:(1)开工率公司注塑模具为非标准化定制产品,产品因客户的需求而存在比较大差异,导致产品设计结构、加工工序及复杂程度、加工时间各不相同,单件产品生产所需耗用的时间、占用的设备及人员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公司通过益模生产管理系统监控各环节产能,实时调整计划,优化工艺,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少相关成本。目前公司总体产能利用率在80% 85%。(2)在手订单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8.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81%。其中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为3.06亿元,较上期增长21.12%;传统燃油车注塑模具在手订单为5.70亿元,较上期增长17.06%。(3)交付周期和收入确认周期生产周期公司模具生产周期大多为6~18个月,平均生产周期约为12个月。收入确认周期内单销售于客户最终验收合格后或未验收但超过约定的异议期限后确认收入,收入确认周期约为5-10个月,平均6个月左右。外单销售于模具完成出口报关时确认收入,收入确认周期约1~2个月。问:注塑模具行业竞争格局?未来发展会慢慢的集中吗?答:模具行业呈现出显而易见的“大行业、小企业”格局特征,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模具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根据中国模具协会有关数据统计,在中国模具企业队伍中,占比1%不到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出口重点企业”创造了中国模具近20%的销售总额。而在国际上,在德国5000家模具企业中的100家相对较大规模的公司实现了德国90%的模具产值;20人以下的模具企业占90%以上,且为100家模具企业配套,形成了竞争有序,互补支撑的健康产业模式。在日本也是如此。伴随市场的成熟,中国模具到了一个由大到强的转变,随着汽车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厂家推出新品的速度加快,“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快节奏开发模式要求供应商在“专、精”领域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市场资源越来越向行业头部企业聚集,新进的竞争者往往因为缺乏相应案例、标准和管理经验,获客能力相对较弱。问:一辆车使用注塑模具的数量?单车价值量(单款车型)是多少?每套模具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是多久?答:据统计,每一款汽车大约需要内外饰模具500余套,价值约8,000-10,000万元,公司在每款车型上提供模具的套数不等,且差异较大。另,公司模具产品为定制产品,产品的生命周期基本服从于客户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问:泰国二期工厂何时投产?利润率和国内产能的差异?答:目前,海泰科(泰国)公司二期厂房建设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2025年可以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厂房达产后,将新增产值1亿元左右。公司目前在国内的基本的产品为汽车内外饰注塑模具,为单件定制化产品,它的毛利率受技术复杂度、定制化程度、市场之间的竞争等因素影响,一般注塑模具的行业毛利率在15%-20%之间。泰国子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为塑料零部件,其标准化程度较高,规模化生产可减少相关成本,它的毛利率通常高于模具业务,一般注塑产品的行业毛利率在15%-30%之间,但具体因产品类型和客户结构而异,在2024年扩产前,泰国子公司客户较为单一,且毛利率受单一客户排产计划的影响出现波动,未来,随着客户的持续不断的增加,预计塑料零部件的毛利率将企稳升。问:转债募投项目投产时间?达产时间?改性材料下游目标应用市场是哪块?测算利润率水平?做改性材料的初衷?技术储备?答:(1)项目进度、客户、应用及利润情况公司可转债募投“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建设期,预计2025年开始试生产,预计2027年完全达产。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平均每年实现出售的收益174,500.00万元,净利润7,368.15万元。下游目标客户主要以现有客户为主,同时兼顾开拓新客户,主要使用在于汽车内外饰注塑件的生产。(2)做改性塑料的初衷公司作为汽车注塑模具行业的领头企业,专注于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与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营运模式与盈利模式。“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是公司为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对“模塑一体化”、“一站式采购”的服务需求而新增改性塑料的生产加工能力。该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改性塑料的规模化生产,从而抓住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车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利润点。(3)技术储备公司在改性塑料业务上拥有可行的技术储备,在材料注塑成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熟悉客户试模及量产中对注塑原材料的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在改性塑料的研发技术、试验手段等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公司目前掌握适合微发泡注塑聚丙烯材料技术、高光泽PC+BS塑料合金技术、免喷涂PC+S塑料合金技术、高疲劳强度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技术等多个改性塑料相关的核心技术。问:请介绍下公司“模塑一体化”的发展的策略?答:公司作为汽车注塑模具行业的头部企业,专注于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与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营运模式与盈利模式。“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是公司为丰富产品线,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对“模塑一体化”、“一站式采购”的服务需求而新增改性塑料的生产加工能力。该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改性塑料的规模化生产,从而抓住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车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利润点。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更深度的开发客户的真实需求,从前期项目设计、中期模具试模和后期塑料零部件量产三大业务场景切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客户提供从模具定制到塑料零部件和原材料供应的“模塑一体化”全方位解决方案,这既可以为客户减少项目开发成本,也可以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这种差异化服务立足于汽车模具行业、占据独特竞争优势,能大大的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及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问:公司目前内销、外销收入结构?未来收入结构是不是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答:近三年,公司外销收入平均占比超过60%,外销地区主要为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和泰国。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公司新能源汽车模具订单和收入占比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内销、外销收入将持平。2024年1-9月,公司出口美国的营业收入为2,644.24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5.2%,占比较少。公司在销售报价中最大限度地考虑关税影响,且部分出口商品税款由国外客户支付。综上,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变化,对公司的整体影响比较小。问:机器人应用有无接洽?答:公司在机器人产业方面暂无布局,公司也在重视机器人方面的应用与发展。问:可转债存续期还有3年,公司对转债的态度?答:公司可转债的存续期至2029年6月26日,公司将尽快根据证券交易市场情况、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及预期、转股情况等因素,积极促进可转债在转股期内完成转股。问:转债的评级是否会下调?答:可转债的评级结果受公司基本面、债券条款、行业与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公司基本面稳定向好,经营情况正常,各项债务指标保持健康,还请后续关注公司可转债跟踪评级报告。

  海泰科(301022)主营业务:企业主要从事注塑模具及塑料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海泰科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收入5.09亿元,同比上升21.47%;归母净利润3071.67万元,同比下降0.64%;扣非净利润2238.16万元,同比下降18.24%;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0亿元,同比上升38.0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319.22万元,同比上升4249.1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020.06万元,同比上升1064.13%;负债率45.44%,投资收益734.95万元,财务费用2028.38万元,毛利率21.27%。

  融资融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213.1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泰科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